Loading...

Glossary term: 昼夜平分点

Description: 昼夜平分点(春分和秋分)是太阳在其年度黄道运行中穿越天球赤道的时刻。该词源自拉丁语“aequinoctium”,其中“aequus”意为“相等”,“nox”(属格形式为“noctis”)意为“夜晚”。在昼夜平分点这一天,不仅仅是接近赤道的区域,全球的昼夜长度大致相等。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太阳在这一天从正东方升起,沿着天球赤道的路径运行,最后在正西方落下。每年有两次昼夜平分点,春分大约在3月20日,秋分在9月23日。在3月的春分,太阳看起来开始向北半球移动;而在9月的秋分,太阳看起来则向南半球移动。

Related Terms:



See this term in other languages

Term and definition status: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of this term in English have been approved by a research astronomer and a teache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erm and its definition is still awaiting approval

The OAE Multilingual Glossary is a project of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for Education (OA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Outreach (OAO).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were chosen, written and reviewed by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the OAE, the OAE Centers and Nodes, the OAE National Astronomy Education Coordinators (NAECs) and other volunteers. You can find a full list of credits here. All glossary terms 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relea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 license and should be credited to "IAU OAE".

If you notice a factual or translation error in this glossary term or definition then please get in touch.

Related Media


12 幅日落图片。日落从顶部的左侧移动到中部的右侧,再回到底部的左侧

每月日落的地方

Caption: 这组图片是在菲律宾布拉干省的圣拉斐尔用智能手机拍摄的,它捕捉到了地球轴向倾斜和环绕太阳运行所导致的日落位置在一年中的变化。从 2022 年 1 月到 12 月,每张图片都反映了黄昏时分背景和太阳位置的变化。在十月,可以观察到树叶的变化和一根电线杆的出现。这组作品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天体舞蹈以及地面自然景观变化的视觉见证。
Credit: John Paul Pile/IAU OAE (CC BY 4.0)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明亮的曲线从左侧上升,在右侧达到顶峰。线条越往左,峰值越高。

太阳的轨迹

Caption: 这幅令人陶醉的图片于 2018 年 6 月 2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21 日期间在德国拍摄,是艺术与科学的诗意融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律和时间的流逝。它合并了六个月内每天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图片。每条曲线都追踪了太阳在特定一天内穿越天空的路径(或弧线)。在这里,太阳划过的弧线被投影扭曲,使其看起来像一条曲线。每天划过天空的弧线位置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季节性移动而变化。这幅图片是用一个咖啡罐制成的简易针孔摄像机拍摄的,它展示了太阳在六个月时间里的旅程,以及日弧从夏季较高(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较高)逐渐移动到冬至最低位置的过程。太阳路径上的间隙代表太阳被云层遮挡的日子或时段。这幅图片生动地表现了四季的变化,展示了太阳在天空中随着白天变短或变长而舞动的轨迹。
Credit: Frank Niessen/IAU OAE (CC BY 4.0)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三组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最高的轨迹几乎穿过图像的中央,而最低的轨迹位于图像高度的六分之一处。

日至和日分

Caption: 这张引人入胜的照片记录了在2007年12月21日至2008年6月20日期间,太阳在土耳其布尔萨的冬至(下)、春分(中)以及夏至(上)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摄影师使用鱼眼镜头,在这三天中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拍摄太阳从日出到日落的位置,生动展示了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正午高度、日出和日落的位置,以及白昼的长度,均由地球自转轴与其绕太阳轨道的倾斜角度决定。这一系列照片拍摄于布尔萨的一座屋顶,当地的地形偶尔会遮挡地平线,为画面增添了独特的地域特征。照片中的方向以北朝上、以南朝下,这组视觉日记成为中北纬地区居民欣赏太阳运行轨迹变化的精彩呈现。
Credit: 通奇·特泽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办公室 (CC BY 4.0)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许多日落的图像拼接在一起。太阳的落下位置从冬天的左侧变化到夏天的右侧。

西落幅度

Caption: 这张合成照片拍摄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 Gatto Corvino 村,展示了从2016年到2017年冬至到夏至期间,太阳在海面上不同位置的落日景象。中心框为正西方。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的落下(和升起)位置从夏季的正西(东)方向偏北,变化到冬季的正西(东)方向偏南。在春分和秋分时,白昼和黑夜的长度相等,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太阳在地平线上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时的自转轴倾斜。在地球的温带地区,夏至和冬至时,正午太阳在地平线上的高度角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值。
Credit: Marcella Giulia Pace/IAU OAE (CC BY 4.0)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Related Diagrams


双鱼座呈现为指向西南的V字形,每条线的末端都带有一个环。黄道从西南偏西(WSW)方向延伸至东北偏东(ENE)方向,贯穿了双鱼座。

双鱼座星图

Caption: 双鱼座及其明亮恒星与周边星座示意图。从顶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双鱼座周边的星座依次为:仙女座、飞马座、宝瓶座、鲸鱼座、白羊座和三角座。双鱼座位于黄道上。从地球看来,太阳以一年为周期在天球上移动,所经过的路径称为黄道,在图中以蓝色实线标注。太阳在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位于双鱼座。因此,春分时太阳位于双鱼座——黄道在这里与天赤道相交,而太阳在春分时的位置即为赤道坐标系中赤经坐标的原点。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经常出现在双鱼座。 双鱼座横跨天赤道,因此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一年中的某些时候都能看到它。在地球南北两极,双鱼座的某些部分可能不可见。双鱼座在北半球的秋季和南半球的春季夜晚最适宜观测。 宏伟的螺旋星系M74在图中以红色小圆圈标注。 该图的纵轴为赤纬,横轴为赤经,方向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图中标注的恒星大小对应其视星等——衡量天体视亮度的标准,较大的圆点代表着较亮的恒星。图中的希腊字母标注着星座中最亮的恒星。这些恒星按亮度排序,最亮的一般被标记为α星,第二亮的一般为β星,等等,不过这种字母排序并不总是和实际亮度排序完全一致。图中虚线标注的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划定的星座边界,绿色实线则是一种常见的星座形象连线。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观测时,这些边界与连线都不会出现在天空中。
Credit: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IAU OAE)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天空与望远镜》的原文改编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