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Glossary term: 星轨

Description: 在天体摄影中,星轨是使用超长曝光时间拍摄的夜空图像。这是相机随地球旋转的结果,星星在夜空中的运动会在图像中留下痕迹。星轨显示了地球的昼夜运动,如果相机对准天体北极或南极,星轨就会以天空中的极点位置为中心形成半圆。此外,星轨图案还可用于确定观测者的纬度。星轨图像也可以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短时间曝光,然后在照片编辑软件中将它们堆叠(叠加)在一起制作而成。

Related Terms:



See this term in other languages

Term and definition status: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of this term in English have been approved by a research astronomer and a teache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erm and its definition is still awaiting approval

The OAE Multilingual Glossary is a project of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for Education (OA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Outreach (OAO).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were chosen, written and reviewed by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the OAE, the OAE Centers and Nodes, the OAE National Astronomy Education Coordinators (NAECs) and other volunteers. You can find a full list of credits here. All glossary terms 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relea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 license and should be credited to "IAU OAE".

If you notice a factual or translation error in this glossary term or definition then please get in touch.

Related Media


星轨在火山喷发的背景中形成短的对角线

埃特纳火山上的星轨和熔岩羽流,于 2021 年 2 月,意大利,达里奥-吉安诺贝雷( Dario Giannobile)摄

Caption: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OAE 天文摄影比赛星轨类第三名。 这张壮观的图片捕捉到了大自然最富戏剧性的表现形式--火山爆发和夜空。前景中的火山是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于 2021 年 2 月喷发。在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绕假想轴转动产生的星轨。由于埃特纳火山位于北纬 37°左右,我们会注意到空中的弧线相当平缓,因为这里远离北极,从那里看天空轨迹会呈现接近圆形的形状。当我们从南半球或北半球向赤道移动时,星轨逐渐由圆形变为更加平行的线条,这是因为观察者逐渐远离指向地球自转轴之一的天顶位置。因此,天空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位置和时间的宝贵信息,也是古代文明追踪天体运动的重要实践。这幅图像还捕捉到了恒星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温度较低的星为白色和红色,而温度较高的恒星更蓝。
Credit: Dario Giannobile/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全景天空图像。在一圈形状像门框的石头上方,明亮弯曲的星轨似乎形成了圆圈

石阵与星环,巨石阵上方的星轨,作者:Till Credner,德国

Caption: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OAE 天文摄影比赛星轨类第二名。 天文学即使不是最古老的科学,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千百年来与各种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张图片以巨石阵为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这种联系。关于天文学家所说的考古天文学遗址,以及它们与天空的联系(如季节、月相等),有很多研究。古今中外的文明对天空中的景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释,这不仅与文化有关,也与人们的日常活动和季节活动有关。通常被称为 "星轨 "的 "同心圆 "是天空视运动的结果,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图像中心上方出现的小点是Polaris--北极星。只有北半球的观测者才能看到北极星。北极星的高度可以用来推断观测者的实际纬度。巨石阵位于北纬 51°左右。这张照片摄于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遗址之一,它把我们带回了过去,让我们对千年前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所讲述的故事产生了好奇。
Credit: Till Credner/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明亮的星轨围绕图像中心形成弧形轨迹,在其前方,一棵树的剪影静静矗立。

半日北极星曝光图,作者:来自意大利的法布里齐奥-梅兰德里

Caption: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办公室天文摄影比赛星轨类第一名。 这张星轨图展示了夜空中恒星的视运动,这种现象是由地球围绕其极轴自转所导致的。前景中的树木为画面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参照点,使我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运动的相对性。图像中央那条明亮的半圆形轨迹是北极星,它位于北天极附近。可以想象地球位于一个中空的水晶球中心,恒星则镶嵌在这个球面上。当地球绕轴自转时,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恒星沿着弧线升起和落下。然而,由于地平线的遮挡,那些离天极较远的恒星无法完整地展现出整个弧形轨迹。北天极(及其对应的南天极)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在天空中的投影。拍摄这张照片需要摄影师使用长曝光技术,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并对准北极星(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并没有像北极星这样接近天极的恒星,因此要确定南天极的位置,需要借助南十字星座以及指引星(半人马座的α星和β星)。尽管整张照片呈现出淡蓝色调,但它仍然很好地捕捉到了恒星的不同颜色,使我们能够区分不同温度的恒星。高温恒星通常呈现蓝色,而较低温的恒星呈现白色甚至红色。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在于,温度较高的恒星会发出更多短波长(偏蓝)的光,而温度较低的恒星主要辐射长波长(偏红)的光。
Credit: 法布里齐奥-梅兰德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办公室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