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Glossary term: 顏色

Description: 天體的顏色可以提供有關其物理特性的重要信息。即使用肉眼觀察,你在天空中看到的偏藍色的恆星(例如位於北斗七星“勺柄”末端的搖光星)也會比偏紅色的恆星(例如位於獵戶座肩部的參宿四星)熱得多。為了量化顏色,天文學家通常使用可選的幾種專用藍色濾光片之一觀測恆星的亮度,並將其與通過紅色濾光片觀測的亮度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不同的特定濾光片觀測到的亮度,即可給出顏色的明確定義。目前有幾種這樣的定義處於應用中。其結果可用於統計分析。例如,顏色-星等圖的兩條軸線就分別是天體顏色與天體亮度。

Related Terms:



See this term in other languages

Term and definition status: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of this term in English have been approved by a research astronomer and a teache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erm and its definition is still awaiting approval

This is an automated transliteration of the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term

The OAE Multilingual Glossary is a project of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for Education (OA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Outreach (OAO).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were chosen, written and reviewed by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the OAE, the OAE Centers and Nodes, the OAE National Astronomy Education Coordinators (NAECs) and other volunteers. You can find a full list of credits here. All glossary terms 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relea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 license and should be credited to "IAU OAE".

If you notice a factual or translation error in this glossary term or definition then please get in touch.

Related Media


五顆明亮的星星組成了字母 M 的形狀。

蝙蝠星語

Caption: 2022年 IAU OAE 天文攝影大賽榮譽提名作品(靜態攝影組) 本影像攝於2019年11月泰國清邁因他暖山國家公園(Doi Inthanon National Park),呈現了北天標誌性星座——呈"M"字形的仙後座(Cassiopeia)。儘管該星座官方名稱源自希臘神話王後"卡西俄珀亞"(Kasseipeia)的拉丁化稱謂,但這五顆亮星在全球多文化語境中被賦予不同意象:在泰國被視為蝙蝠,在夏威夷則稱為'Iwa Keli'i(首席軍艦鳥)。 北美納瓦霍人將其視為"眾星與人類之天母"的核心,與象徵"天父"的大熊星座共同環繞天極運行。瑪雅文明將其納入巨型星座"鱷魚背洞",而因紐特人則解讀為油燈架與鯨脂罐。 中國古代將"M"形左下亮星對應神話中馭四馬的戰將王良,四馬由後續筆畫中的兩明兩暗四星(自左上延伸至中下部)象徵。其餘兩亮星及周邊暗星則構成北極紫微垣旁的"閣道"(天界馳道)。 在南太平洋湯加島,這一星群被稱為"塔法希之翼"——其意象爭議在於,所指究竟是塔法希島輪廓,抑或波利尼西亞英雄塔法基(Tafaki)翅膀的誤傳。 恆星星色差異揭示其表面溫度:泛紅星體溫度相對低於藍白恆星。
Credit: Thanakrit Santikunaporn/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虯枝盤結的喬木之上,銀河光帶橫貫天幕,左右綴滿星團與亮星,卻被一道寬闊的暗塵帶從中剖分。

猴麵包樹大道上空的銀河

Caption: 2022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OAE 天體攝影比賽靜態攝影獲獎作品。 這幅影像展現了銀河的壯麗光帶與南天星空的瑰麗畫卷:南十字座、半人馬座、天蠍座、人馬座及茶壺星群盡收眼底。畫面左下方可見南十字座與指引星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較亮)及β星(馬腹一)。非洲部分文化將南十字座解讀為長頸鹿,亦有部落將其視為獅群或生命之樹。 天蠍座最亮星心宿二(Antares)呈現橙紅色,位於中央猴麵包樹正上方。 肯尼亞波科莫人將銀河視為遠古篝火的餘燼煙跡,南非科伊科伊人則用"紅白根莖被投入火中化作紅白星辰"解釋恆星顏色差異。祖魯人視銀河為戰神投擲的矛雨,而科薩人將其想象成暴怒巨犬豎起的鬃毛。 波利尼西亞航海者將天蠍座稱為"毛伊神釣鉤",澳大利亞原住民賈布伍倫和賈德瓦賈利部落則將南十字座融入咪境傳說:丁加爾巨獸、指引星兄弟、母親德爾塔十字星與化作袋貂的獵人本雅共同編織星空史詩。 畫面中可見土星(心宿二上方的亮斑)與木星(右下猴麵包樹幹旁的亮斑)。在原住民傳說中,土星被卡米拉羅伊族視為鷦鷯的化身,維多利亞州布龍族人則將木星與白冠鳳頭鸚鵡形態的祖靈首領吉納邦比爾普相聯繫。
Credit: Amirreza Kamkar/IAU OAU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在一片水域中,獵戶座的形狀就像一個轉了 45 度的領結。明亮的天狼星位於圖像的左半部分

星空下的瞭望塔和稻田

Caption: 2022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OAE 天體攝影比賽靜態天體圖案類獲獎作品。 這張照片拍攝於 2022 年 4 月,展示的是中國廣東省一個村莊中,百年瞭望塔周圍種植園上空的天空。自古以來,天空一直被用作導航工具和曆法。通過觀察恆星的明顯運動,可以追尋時間的流逝,從而了解季節的變化,進而幫助規劃農活的最佳時間。 這幅圖中最明顯的星座是獵戶座和大犬座。獵戶座通常與希臘神話中的巨型獵人聯繫在一起,獵戶座的後面是他的獵犬,形狀就如大犬座。 在中國,獵戶座的七顆亮星被看似矛盾地稱為三星(參),是二十八宿之一。巴比倫的前黃道體系,即所謂的 "月亮之路",包含 17 個星座,其中包括獵戶座(被命名為 "天國的真正牧人")。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即使在 88 個現代星座系統中,月亮有時也會位於獵戶座中。現代星座的邊界是在 20 世紀 20 年代確定的,獵戶座的區域在黃道以南半度處結束,以避免太陽進入獵戶座。不過,月亮和行星偶爾也會進入。因此,獵戶座是黃道十二宮(黃道周圍 5 到 10 度的條紋)的一部分,也是月亮運行軌跡的一部分,當然也被世界各地許多文化的歷法所使用。 照片左半部分的亮星是天狼星(Sirius),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許多原住民文化都用它來確定曆法;埃及人根據天狼星的偕日昇(heliacal rise)等待尼羅河洪水的到來,而羅馬人則把它在白天隱身後的再次出現與最炎熱的夏季聯繫在一起。在古代中國,天狼星被認為是一顆單星星宿,稱為 "天狼"。相鄰的區域被稱為 "兵市",而大犬座南部的區域則被想象為 "箭弓"。 右上角的紅色亮星是參宿四,它是一顆紅色超巨星,也是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恆星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獵戶座腰帶下方的獵戶座大星雲,這張照片中還清晰地顯示了一個更暗的巨大紅色弧線,被稱為巴納德環。這個銀河星雲和獵戶座並不明亮的頭部周圍的圓形紅色星雲都是恆星形成區的一部分,而獵戶座左上方的紅色星雲則位於難以辨認的麒麟座中的玫瑰星雲。
Credit: Likai Lin/IAU OAU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銀河在左側被一個巨大的暗拱門一分為二。下方有兩個明亮的漫射光斑。

安格勒斯里奇上空的銀河(Anglers Reach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雪山地區的小鎮,直譯可為"垂釣者之域")

Caption: 2022年 IAU OAE 天文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天體靜態攝影組) 這張攝於南半球澳大利亞安格勒斯里奇的影像(2022年4月),展現了銀河與諸多天體的壯麗景象。 畫面左下方可見天蠍座及其最亮的紅色恆星心宿二(位於弧形光帶上方)。畫面中左部銀河區域中的主導亮星群為南十字座(Crux)的四顆標誌性亮星,其左側則是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與β星(馬腹一)組成的"指引星"。南十字座指向沒有亮星標記的南天極,而指引星則指向南十字座本身,以此區別於船帆座的假十字星群。 南十字座圖案出現在澳大利亞、巴西、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和新西蘭的國旗上。由於南十字座位於銀河最明亮的區域,其亮星旁著名的暗星雲"煤袋星雲"尤為醒目。該暗星雲在南美、南非及澳大利亞原住民文化中被視為暗星座的一部分——畫面中幾乎完全露出地平線的澳大利亞"鸸鹋暗星座",正從煤袋星雲處的頭部延伸至地平線。 古希臘時期,南十字座的恆星被歸入半人馬座(一種人首馬身的傳說生物)。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智者喀戎由該星座象徵,其最亮星南門二(半人馬座α星)代表喀戎的前蹄。其下方可見南三角座。半人馬座α星作為三合星系統,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鄰居。 畫面中右部的銀河區域為古代星座"南船座"(Argo)。約1600年荷蘭航海家擴展了該星座範圍,其恆星數量之巨使得18世紀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伊不得不在星表中將其細分為船尾座(Puppis)、船底座(Carina)和船帆座(Vela)。影像中船底座(南船之龍骨)的紅色區域清晰呈現了船底星雲。 畫面右緣可見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而第二亮星老人星(南船座船舵)則主導著銀河拱門下方的區域。銀河拱門下方還可觀測到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雲與小麥哲倫雲。
Credit: Lucy Yunxi Hu/IAU OAU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獵戶座呈現沙漏狀,其腰帶相對地平線略微傾斜。明亮的天狼星位於左下方

冬季星座

Caption: 2022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OAE 天體攝影比賽“天體圖案靜態圖像”類獲獎作品。 這張拍攝於2021年12月的照片,來自埃及開羅的科塔米亞天文臺(Kottamia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展示了北非最大望遠鏡上方的北半球冬季星空和其中的一些著名星座。 照片展示了獵戶座(位於照片中間的顯眼位置),其腰帶向上指向金牛座的畢宿五(Aldebaran),向下指向大犬座的天狼星(Sirius)。畢宿五是一顆略微發紅的恆星,我們可以看到它位於疏散星團畢星團(照片右上角)的前方,這是金牛座(公牛)臉部的象徵。而那顆明亮的白色恆星是天狼星,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它的希臘名字(Seirios)的意思是 "燃燒者",可以理解為 "最亮的"。 獵戶座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象徵意義。在古埃及宗教中,獵戶座也與一位男性神秖相關聯,即奧西里斯(Osiris)。相傳,奧西里斯被他妒忌的兄弟賽特(Seth)殺害,賽特肢解了屍體,將碎片散布各地。幸運的是,奧西里斯的姐妹兼妻子阿塞特(Aset,希臘語名:Isis)是最強大的女巫和守護母神。她收集了這些身體碎片,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為奧西里斯重新注入了生命。從照片底部明亮的天狼星週圍的星座圖案中可以看到阿塞特。天狼星(及鄰近區域)在埃及語中被稱為“Sopdet”(希臘語:Sothis)。天狼星在夏季的晨昏升起預示著埃及的新年。 向北看,我們可以發現一顆淡藍色的恆星。這是井宿三(Alhena),它是黃道十二宮雙子座腳下的恆星之一,而雙子座那兩顆明亮的“頭部”星星則位於照片左上方的邊緣之外。在照片的中上部,我們可以看到御夫座中的五車五(Elnath)。這顆星與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厄里克托尼俄斯(Erichthonius)有關,據說他是四馬戰車的發明者。這顆星也被認為是金牛座(Taurus)公牛“上角”的末端。在希臘神話中,金牛座與眾神之王宙斯(Zeus)有關,宙斯曾派他去搶劫一位公主。眾所周知,這個希臘神話故事是為了將巴比倫星座納入希臘神話體系而編織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吉爾伽美什史詩》(我們所知的最古老的文學作品之一,可追溯到公元三千年)中,金牛座是“天之公牛”,是一位嫉妒的女神派來的,被烏魯克國王打敗,拯救了他的人民。在天空中,金牛座包含了許多有趣的天體。
Credit: Mohamed Aboushelib/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Related Diagrams


從冷暗星到熱亮星之間有一條恆星線。有些恆星位於這條線的上方或下方

赫羅圖

Caption: 這張圖展示了不同恆星溫度和亮度。每個點的大小代表恆星的半徑,顏色代表人眼所看到的顏色。恆星的顏色從淡藍色到淡橙紅色不等,沒有恆星具有像紅、綠或藍這樣的純顏色,因為恆星的光譜包含了許多不同顏色的光。然而,最紅的恆星通常被稱為紅恆星,最藍的恆星被稱為藍恆星。為了展示不同類型的恆星,製作這個圖表的恆星樣本選擇上並沒有反映出每種類型恆星的實際數量比例。 從左上到右下是一條長長的恆星帶,這些恆星在其核心燃燒氫氣,這被稱為主序。在這條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參宿三(Mintaka)、波江座α星(Achernar)、天狼星A(Sirius A)、太陽和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等恆星。在主序線右下方的比鄰星週圍的天體被稱為紅矮星。在紅矮星的右下方是Teide 1和Kelu-1 A。這兩個天體是褐矮星,它們的質量太低,核心沒有足夠的熱量來持續地進行氫融合。由於它們不燃燒氫,褐矮星不被認為是主序星。"褐矮星"這個名字與它們的顏色無關。 在主序星的上方,我們發現次巨星、巨星和超巨星。這些是已經完成了核心的氫燃燒並演化成更大天體的恆星。恆星的亮度取決於其溫度和大小,因此巨星比具有較小半徑但相同溫度的恆星更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天體將走向生命的盡頭,經歷行星狀星雲階段或變成超新星。以行星狀星雲階段結束生命的恆星會形成一種叫做白矮星的恆星殘骸。這種天體比相同溫度的恆星小得多,因此更暗淡,並且位於主序星帶的顯著下方。以超新星結束生命的恆星會成為黑洞或中子星。這些在這個圖表上沒有顯示。
Credit: IAU OAE/Niall Deacon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Related Activities


Reading the Rainbow

Reading the Rainbow

astroEDU educational activity (links to astroEDU website)
Description: By understanding how rainbows work, you can discover about light and its properties, learning about stars, nebulae, galaxies, and our Univers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 4.0 國際 (CC BY 4.0) icons
Age Ranges: 14-16 , 16-19 , 19+
Education Level: Informal , Middle School , Secondary , University
Areas of Learning: Interactive Lecture , Observation based , Social Research
Costs: Low Cost
Duration: 1 hour 30 mins
Group Size: Group
Skills: Analys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 Asking questions , Engaging in argument from evidence